异地投保对理赔有什么影响?看完这些你就知道啦
关于“异地投保究竟会不会影响理赔?”,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,今天白鸽君就来说说这个问题。
一、什么是异地投保
首先来看看什么是“异地投保”
中国保监会(保监发[2002]16号文)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定义:“异地承保,是指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对于在其《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》核准的经营区域以外的保险标的单独进行承保的行为。”
从定义中可以看出,所谓的异地承保,就是保险公司在核准的经营区域以外进行销售、承揽保险业务。
说白了,异地投保就是你投保时生活居住在A地,结果去B地购买了一份商业人寿保险。
二、为什么会出现异地投保的问题
关于为什么会出现异地投保的问题,主要有2个原因:
1、保险资源分布不均衡
保险和教育、医疗一样,也是一种资源,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。
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已经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展了保险业务,而海南,西藏,新疆等地区,保险机构较少,截至今年2月末,在纳入监管统计的172家产寿险公司中(人身险公司86家,财产险公司86家),有111家注册地(总部)位于“北上广深”,占比超过六成。内蒙古、青海甚至连一家总部设在当地的保险公司都没有。
相较而言,保险总公司都喜欢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“扎堆”。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,偏远地区的人,能选的可能也就几个大公司,毕竟大公司才有实力在全国“摊大饼式”地开设分支机构,但产品性价比相对就没那么高了。
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,在保险责任种类繁多的产品中,好不容易选到了一款心仪的产品,却发现不在销售范围,异地投保也就产生了。
2、监管对保险销售区域的限制
不同保险公司的规模、运营水平、盈利能力是不同的。如果盲目放开销售区域,一则不利于行业监管,二则大量保单涌进来,一些规模小的,以及新成立的公司,服务会跟不上,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。
监管部门从多方面考虑,出于行业监管及行业利益保护的需要,在产品销售上,对保险公司做了一定的限制。
《保险公司管理规定(2015年修订) 》里就规定:
第四十一条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,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和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第四十二条保险机构参与共保、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者统括保单业务,以及通过互联网、电话营销等方式跨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承保业务,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。
简单来说就是:保险公司原则上不允许跨区域销售,但互联网销售和电话销售在满足某些条件下是可以的。
基于上面两点,从自身风控角度来说,保险公司也不一定愿意全国销售。一个原因是监管确实不鼓励,被查到,可能会被问责;另外一个原因保险公司可能也并不想挣你的保费,毕竟一份保单就是一份“甜蜜”的负担,很多网销保险,除了限制销售地域,还会限保额。
三、哪几类保险会面临异地投保?哪几类不用?
意外险、定期寿险、普通型终身寿险、家财险等,是可全国投保的,而重疾险、医疗险要分情况。
因为险种形态不同,意外险、寿险、家财险,责任简单清晰,不太容易发生理赔纠纷。而重疾险、医疗险则比较复杂,投保阶段对产品条款的解析、非标准体的核保等,都需要人工服务的跟进,出于信任感和安全感,不少用户也希望能面对面地交流。虽然目前一些百万医疗险,已经是面向全国在线销售,但这关键的原因不在于服务能力,而在于保险公司拿到的牌照不同。
四、异地投保究竟会不会影响理赔
关于“异地投保究竟影不影响理赔”这个问题,结论是否定的。
从法律角度看,异地投保并没有合同风险,只是服务不便。在司法实践中,也从未出现过保险公司拒赔异地投保客户的案例。
从概率发生的角度上看,保险转移本身就是一项不可预测的风险,异地理赔并没办法避免。另外,保险保障的期限一般都是几十年甚至终身,在这期间让客户居住地不发生位置迁移也不现实。所以,保险公司早就认清形势,考虑的是如何为客户理赔提供便利。
这里也涉及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,如果选择在线下机构购买的保险,而自己迁移居住地了,那该怎么办?其实很简单,到保险公司的保单签发地或者新居住地网点去办理就可以。另外,在互联网渠道投保时不存在保单迁移问题的。
五、总结
以上就是关于“异地投保”大家比较纠结的一些问题,关于各个险种理赔所需要的材料,大家可以查询条款,具体分析。
最后,白鸽君想强调一点的是,虽然异地投保并不影响理赔,但是确实也存在服务不便的问题,总之,能在符合投保地要求的范围内找到心仪的保险,最好不过,实在没有的,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、风险偏好、实际情况、甚至是生活职业规划再来综合考虑要不要异地投保。